冬至節氣是一年之中比較受歡迎的一個節氣,也是陽歷年尾的一個節氣,也是冬季中很特別的一個節氣。根據二十四節氣的順序來看,冬至節氣是冬天的第四個節氣,并不是冬天的最后一個節氣。
冬至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
每年公歷12月21日至23日,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度為冬至。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古稱“日短”“日短至”“日南至”。冬至過后,太陽直射點慢慢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晝漸長,夜晚漸短。
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一陽節”等,民間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關于冬至的著名詩句有“陰律隨寒改,陽和應節生”“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至后日初長,遠在劍南思洛陽”等。
冬至起,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俗稱“進九”“交九”,各地氣候都將進入到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
不是。
冬季的是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因此冬季最后一個節氣就是大寒,也是全年最后一個節氣。
冬天最后一個節氣為大寒。每年公歷1月20日左右為“大寒”,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后一個節氣,也是冬季最后一個節氣。同“小寒”一樣,“大寒”還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此時節,常出現大風降溫或降雪,朔風獨嘯,蠟樹銀山,“寒氣逆極”,故謂“大寒”。以五天為一候,古人將大寒分為三候。“一候雞始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
1.睡好“子午覺”
除了保證夜間睡眠,午飯后可適當打個盹,這在養生中很重要,但要注意避免睡時著涼。冬至時期格外要重視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幫助保養神氣,勞逸適度更可養腎精。
2.臨睡前泡腳按摩
睡前用溫熱水泡腳,按摩足底穴位,可促進血液循環。老年人建議每天步行半小時,活動雙腳。同時鞋子要舒適、保暖,性能要好。
3.喝粥調養能抗寒
早晨起來喝粥,晚餐減少進食,可以起到養胃的效果。
尤其是小米粥,對老人小孩都有補充營養、保護腸胃、強身健體的效果。在熬制小米的時候,千萬別把上面漂浮著的那層粥油去掉,它有益氣健脾的功效。
注: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