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節氣是秋季中的第二個節氣,也是比較特別的一個節氣,通常是在每年八月底,這個時候夏天已經進入尾聲,我國很多地區都已經開始進入秋天,尤其是我國北方地區,但是我國南方受秋老虎影響,白天還是會有點熱的。
處暑屬于秋季。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處暑的時間通常在每年公歷8月22日-24日之間,此時太陽黃經達到150°。處暑的意思是夏季即將結束,預示著天氣開始逐漸轉涼。
在處暑節氣后,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副熱帶高壓也向南撤退,暑意漸消。同時,雷暴活動也不及炎夏那般活躍,全國各地的暴雨總趨勢減弱。
秋季節氣。
處暑節氣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也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到了處暑,就表示炎熱的暑期終于要結束了,處暑的處字是個通假字,通“出”,因此,處暑即“出暑”,到了處暑節氣后,標志著我國開始進入氣象意義上的秋天了,之后大部分地區都會開始逐漸進入秋季天氣了。
處暑一般是在每年8月22或23或24日到來,處暑節氣時,太陽到達黃經150°,大部分地區都開始逐漸進入秋季了,因此,處暑節氣有標志秋季氣象正式到來的含義。
處暑節氣后天氣變得涼爽起來,炎熱的暑伏天氣正式告一段落,民間在處暑節氣時有:放河燈、開漁節、潑水習俗的傳統風俗,風俗食物為鴨子,飲食上以滋陰潤燥為主,日常起居宜早睡早起,休養生息。
1、常吃養胃食物
秋季消化道疾病高發,頻繁吃肥甘厚味的食物會給脆弱的腸胃“雪上加霜”。不妨多吃些養胃食物,比如南瓜、小米、圓白菜、木瓜等。酸奶、豆豉等發酵食物營養豐富且易消化,同樣適合此時食用。
2、用薯類代替部分精白米面
薯類食物富含B族維生素和鉀、鎂等礦物質,膳食纖維也較豐富,且有研究表明,它們作為主食有利于預防高血壓等慢性病。秋季是薯類出產旺季,可用山藥、芋頭、土豆、紅薯等替代精白米面。
3、每天吃一小把堅果
俗話說“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秋季也是食用花生、核桃、榛子、杏仁等堅果的好時候。常吃能獲取維生素E和多種微量元素,呵護心臟健康,潤肺潤腸。
但入秋后氣候日益干燥,吃多了炒干的堅果嗓子會不舒服,建議選擇原味生食、五香煮或微烤的口味。
注: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