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生活中比較受歡迎的一個節日,一般是在每年農歷五月初五,而今年的端午節是在6月22日,根據最新的放假安排顯示,今年端午節是從6月22日開始放假,一直到6月24日結束,一共放假三天。
今年端午節是6月22-6月24日放假三天。
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等。端午節是流行于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自古以來端午節便有劃龍舟及食粽等節日活動。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端午節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1、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是大家治知道的飲食習慣。源于公元前340年時,楚國一位叫屈原的政客在面臨亡國之痛時,在五月五日這天投江自盡,一開始是為了保護屈原的尸體,后來就變成了紀念。
2、雄黃酒
雄黃酒是中藥材,也是端午節傳統飲食中很重要的一環,每年農歷初一的時候就會將釀造好的雄黃酒放在室外曬太陽,一直曬到初五,等到中午的時候吃粽子、飲雄黃酒。
3、咸鴨蛋
咸鴨蛋是端午節必吃的一道食物,每年端午的時候,餐桌上總有一道咸鴨蛋,蛋殼發青,但是內部的蛋黃金光閃閃、咸香四溢,非常好吃。
1、忌游泳
有些地方在這一天忌游泳,尤其忌到曾經溺死過人的地方游泳,因為人們認為,在端午節那天“溺死鬼”最兇,要找替身“還陽”。所以又有投粽子入河讓其分享免其作粽的習俗。
2、忌惡日
由于五月為“惡月”,重五是個不吉利的日子,所以這天又有“躲午”的習俗,即周歲以內的嬰兒要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逃脫災禍。
3、兒童戴的香包忌丟失
在北方一些地區,小孩子有端午佩戴香包的習俗。小孩子戴的香包是不能丟失的,傳說如果小孩子丟失了佩戴的香包,一年之內會有大災。端午節過了以后,小孩子要將所戴的香包扔到水里,這樣才能免除火災。
最新評論:共3條
注: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