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在每年春節期間,高速開車都是不收費的,實行免費優惠政策,很多人都會開車回家過年,這樣就會容易出現車流量高峰期,尤其是春節前后幾天。那么2020年春節前幾天高速開始堵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節前擁堵高峰時段:估計1月18日開始出現高峰期。
根據2018-2019年春運期間的數據顯示,從春運開始,交通量呈現逐日上漲的趨勢。直到大年三十和初一,出行人數減少,交通量降至春運期間的最低水平。然后,高速路網將迎來整個春運交通量的高峰期,高峰期從大年初二一直持續到假期最后一天,也就是大年初六。大年初七開始,交通量恢復到平日的正常水平。整體上呈現出“節前先高后低,節中集中反彈,節后趨于平穩”的特征。
在擁堵方面,春運開始至春節前的這段時間,隨著高速公路交通量的上漲,高速公路擁堵程度也隨之呈現逐步上漲的態勢。在大年三十和初一兩天,因過年出行人數減少,擁堵程度降至春運期間最低值。在大年初二,因走親訪友和外出游玩人數增加,高速公路擁堵程度迎來整個春運的高峰期。高峰期一直持續到大年初五,大年初六的擁堵程度會有所下降,大年初七以后,擁堵程度恢復至正常水平。
春運出行時段有這樣的特點,不管在春節假期前還是假期當中,一天24小時內交通量的變化曲線是相似的。這表明人群在一天當中,都會選擇相同的時間出行。上午10-12點以及下午3-4點,都是人群出行比較密集的時段。建議出行人群避開以上時段,選擇在上午10點以前或者中午1-2點的時段出行,可以有效避開擁堵。由于中午1-2點的時段人比較容易犯困,建議選擇上午10點鐘之前出行。
春節假期出行高峰一般在節前三日,春節假期前三日的車流量是平日車流量的2倍左右;大年初二開始,走親訪友活動頻繁,短途出游使用高速的車流量明顯增加;與此同時,返程高峰日則出現在春節假期的最后三日。
春節假期前三日及假期最后三日,高速公路車流量從早9時開始增加明顯,在11時達到峰值,13時暫時性回落,17時開始減少。
有一些人喜歡在高速上挑釁豪車,跟豪車比速度。和路怒癥患者一樣,這種行為都是非常危險的。
還有就是,夜間在高速公路行車是可以開遠光燈的,但是與前車距離拉近至小于150米時就要切換成近光燈,避免給前車造成不適。
高速公路免費通行,一般都會堵車,建議打開手機導航實時避開擁堵,無法回避時要注意兩點:
不要應急車道行車,堵車時總有一些車主要開到應急車道上,這是不允許的,無論是被監控拍到還是被其他熱心車友拍到都將面臨記6分罰款200元的處罰;占用應急車道,停車拍照也同樣是不允許的。
不要強行加塞,相信所有車主都經歷過被強行加塞,對于這種行為都是嗤之以鼻。建議各位車主都做文明司機,共創和諧交通。否則造成事故會耽誤行程得不償失,或者惹惱其他車友將你加塞的違章行車記錄發到線上違章舉報平臺,同樣面臨扣分罰款。
高速公路每條車道都有相應的限速,低于車道限速行駛會影響到后方的交通甚至釀成追尾事故,也會引起后車反感而引發矛盾,當然也不能超速行駛。
務必根據道路指示牌和導航提示速度行駛,同時也可避免錯過路口。
很多跑高速的朋友都曾遇到錯過出口的情況,這時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繼續往前開而不是倒回去,高速上倒車非常危險,而且還會被吊銷駕駛證。
不少車主會因為貪一時方便變道而不打轉向燈。很多地方已經開始嚴查,尤其是出入匝道時,一旦被抓到就是6分。扣分罰款不是主要的,安全才是。
在高速公路上行車應該避開大貨車,不要與其并行或者跟車。貨車會阻擋前方視線以及傾倒或掉落貨物都是相當危險的,導致違反交規甚至發生事故。遇到貨車盡可能加速通過,保持距離。
遇到被擋等情況,更不可有別大貨車的想法,那是極不明智的,萬一對方剎不住車,那個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高速行車應該每兩個小時就要休息一次,最長不要連續開四個小時。長途開車容易讓人反應變慢,要知道剎車反應慢一秒那么車就能多跑200米,足以致命。感覺犯困或打瞌睡時一定要及時調整或停車休整。
很多人都知道開車途中亂丟垃圾,很容易對后車造成危害。實驗表明,以120km/h的速度撞上塑料瓶瓶蓋,足以打碎擋風玻璃。其實也會對自己造成傷害,不少事故就是因為司機亂丟煙頭結果被風吹回自己懷中,結果慌亂中撿拾煙頭釀成事故,吐痰和丟垃圾的原理也是一樣。
最后提一點,春節高速堵車是常事,記得備注食物和水以及各種應急物件。
春運期間“高速”出行攻略!廣西這些地方易發生擁堵,該如何繞行?
2020年春運從1月10日(臘月十六)開始,到2月18日(正月二十五)結束,共計40天。春節放假從1月24日(除夕)開始至1月30日(正月初六)結束,共7天。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2020年春節長假期間,七座以下小客車免費通行高速公路。回家路上,哪些收費站車流量大?哪些路段容易擁堵,車輛該怎么繞行?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了解相關情況,為你提供參考。
注: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