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青團是比較受歡迎的一種傳統美食,它具有很不錯的口感,吃起來香軟可口,里面的餡料豐富,味道很不錯,深受人們喜歡,很多人都會吃青團。那么青團變質是什么樣子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大部分優質青團顏色都是青綠色,如果青團變質后,顏色會變深。青團如果變成褐色,咖啡色或者有褐色斑點,就說明青團已經變質了。
正常青團應有清香味,味道純正,無異味。而變質的青團,會出現酸味、霉味、餿味等等,因為青團容易串味,往往由于密封不好或保管不善而吸附外界氣味變質。
如果青團保存不當,就會容易氧化變質,表面會容易長出灰黑色的霉斑,有的還會長白毛,這樣的青團就已經變質了。
存放青團有較為嚴格的低溫要求,若是存放方式不當可能冷凍的青團還沒到保質期就已經變質了,此時不能只盯著保質期看青團有沒有壞,而是需要參考以下幾點來判斷青團的好壞:
完好的青團其味道帶有糯米和餡料的清香,如常見的豆沙味青團,其味道會有淡淡的紅豆香,而變質了的青團,可能味道聞著有些酸臭腐敗味等異味。
優質的青團外形圓圓,有光澤,無損壞、破裂,但壞了的青團可能有開裂、壓扁、發霉、顏色發黑或發黃等異常。
變質的青團不能吃。
青團主要是用糯米粉做的,變質的糯米粉,已經受到一種叫酵米面黃桿菌的污染。這種細菌一經加熱即死亡,呈黃紅色(或粉紅色)。糯米粉含的蛋白質少,很容易給特定的細菌感染。
酵米面黃桿菌釋放的黃桿毒素A留在米粉里,屬于細胞毒,能使人體細胞變性壞死,組織器官的功能減退。這種毒素的特點是耐熱,水煮、油煎都不被破壞。人們食用變質的青團后,可能感到消化道不適,出現腹瀉嘔吐。如果食用量大,而體質較差,會引起心律紊亂、肝腫大、甚至昏迷。一旦發現青團變質,就不要再吃了。
如果僅食用了少量的變質青團或自身胃腸道功能比較好的話,可能并不會出現明顯不適反應;但是如果食用量比較多或自身腸胃較弱的話,就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癥狀;若出現上述不適,建議可以多喝水,并進行適當催吐,來減少食物的吸收,防止癥狀進一步加重,若是癥狀比較嚴重或出現其他的不適者,建議立即前往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行對癥治療。
注: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