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除了有很多全民性的傳統節日之外,很多少數民族也有著自己的風俗習慣和傳統節日。有代表性的比如有壯族的三月三,彝族、白族等民族的火把節,這些節日對于少數民族來說也是必須要慶賀的,甚至在少數民族聚居區還會安排放假。馬上就是壯族三月三了,廣西目前也發布了放假安排。
2022年廣西三月三是在4月3日(星期日),根據政府放假通知,三月三放假2天。但是這樣就跟2022年清明節的法定假期(4月3日至5日)重疊,所以廣西將4月2日(星期六)、6日(星期三)放假調休,這樣“三月三”和清明節一起放5天假,即4月2日至4月6日。
一般來說,三月三和清明節是同一天的情況大概是每19年一次。比如2011年農歷三月初三對應公歷4月5日是2011年清明節;2030年農歷三月初三對應公歷4月5日,是2030年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國全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傳統24節氣之一;三月三則是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另外,三月三也是漢族的上巳節。
家家戶戶采摘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等,然后用這些植物的汁液浸泡糯米,制成五色糯米飯。相傳這種糯米受到仙女們的喜愛后流傳下來,也有人說這種糯米是用來祭祀歌仙劉三姐的。
三月初三,天一亮,男女老少便盛裝打扮,趕往會場。搶到花炮的人被認為是來年最幸運的人,也是最受女孩子青睞的人。
繡球是節日前姑娘們制作的工藝品,做工十分精致。繡球花有方形、圓形等。繡球里裝滿了小米或棉籽,外面附有絲帶、下墜絲穗和裝飾珠。
打扁擔是一項傳統的自娛活動。在打扁擔活動中,女子動作輕盈優美,男子動作剛勁有力。打扁擔寄托著壯族人民對五谷豐登的愿望。
3月3是壯族青年男女交流的好時機。方圓數十里之內的每一個歌圩,都有青年男女聚集。
廣西一些少數民族在節日慶典或祭祀時有打銅鼓的習慣。銅鼓是壯族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在以前不僅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還用于傳遞戰爭信號、埋葬和祭祖驅邪。
彩蛋是將煮熟的雞蛋染成顏色,觸摸彩蛋意味著好運。
注: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