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立秋是每年秋季出現的一個節氣,它預示著秋天的開始,夏天即將結束,天氣會慢慢轉涼。每年立秋的時間都是不一樣的,今年立秋是在8月7日星期五,那么今年立秋是中伏的第幾天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2020立秋在中伏的第13天。
根據時間顯示,今年立秋的具體時間是在2020年8月7日,而今年三伏天中伏時間是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通過時間推算,今年立秋還在中伏里面,正處在中伏的第13天,這個時候還是比較炎熱的,大家還是要注意防暑降溫。
每年立秋的時間都是在8月初,一般都會在8月7日或者8月8日,這個時候大多還處在三伏天期間,三伏天還沒有結束,而今年三伏天的時間比較長,一共有40天,而中伏時間就有20天,立秋也就處在了中伏期間。
1、少吃冰鎮西瓜
當我們即將進入立秋節氣時期時,我們必須緩慢減少冷食的攝入,否則它很容易損害胃并引起腹瀉,例如西瓜。特別是在冰箱中冷藏的西瓜天生就很冷。冷藏后,西瓜會更加涼爽。進食后,身體的寒冷感自然會增加。因此,您必須記住少吃冰鎮的西瓜。
2、少吃辛辣食物
由于氣候已逐漸變干,因此如果此時吃辛辣食物,則不利于養肺。因此,應適當減少辣椒,燒烤,生姜和其他食物的攝入量,并控制口型。相反,要吃蓮藕,銀耳,馬蹄鐵和其他可以滋陰養陰,滋潤干燥的食物。
3、少吹空調
盡管天氣仍然很熱,但秋天開始后溫差會增加。因此,不要因感冒和頭發少而貪婪。最好避免皮膚被風直接吹打,以免被刺激和變得敏感。其中,提醒平日使用空調的男女不要整夜使用空調,以免引起風寒。
如果必須使用空調,建議將溫度稍微升高一點,但不要過低,最好在薄毯子下睡覺。這樣,感冒并不容易。
1、“啃秋”
在江浙許多地區,有“啃秋”的習俗,也叫“咬秋”,指的是在立秋這天吃西瓜的習俗。 “在立秋吃瓜子,即咬秋,可以避免腹瀉”,據說在立秋吃西瓜,可以避免秋冬季腹瀉。
2、喝“秋水”
在四川的某些地區,在立秋喝“秋水”也很普遍。 “秋水”的水沒什么講究,主要是看時間。它必須刻在立秋正刻。全家人喝一杯“秋水”,據說可以消除熱量積聚并防止秋天的胃病。
3、吃“渣”
在山東一些地區,在立秋吃“渣”很普遍。據說“如果吃立秋的渣,大人小孩都不嘔也不拉”。俗話說,這主要是為了預防秋季腹瀉。
注: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