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春運的意思就是年輕人不回家過年,而是由父母去年輕人所在的城市去團聚,這個時候火車票機票好買,而且價格也便宜。現在各家各戶基本都是獨生子女,過年和父母相聚的話,其實在哪邊都一樣。下面,我們來看看為何會出現反向春運現象。
“反向春運”是指在異鄉打拼的年輕人春運期間選擇不回老家,而是將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來自己工作的城市過年,在春節過后再將父母孩子送回老家。近兩年,“反向團圓”漸成趨勢,成為越來越多不那么熱衷于回鄉過年的80后、90后陪父母過年的“新方式”。
1、家里最老的,能維系長輩間兄弟姐妹關系的老人去世了,宗族關系逐漸淡化;
2、長輩間兄弟姐妹關系不好;
3、夫妻雙方都是外地人,不能決定回誰家的話,干脆把父母都接過來;
4、子女定居的城市有居住條件尚可的房子(含租房);
5、子女逐漸脫離老家的人情關系,同學們也漸漸走遠。
當然肯定也不是因為價格杠桿的問題,那幾十幾百塊根本不能阻擋回家的念頭,而是社會發展和家庭結構變化的必然產物。當第一代獨生子女到了他們的子女外遷的年紀后,這個現象會變得更加明顯。
反向春運的車票相比較而言,就會呈現出非常充足且價格低廉的狀況。如此而來,就真正為人們的日常出行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對此很多網友表示,這一情況的出現,也在另一層面上充分說明了人們的思想觀念正在大幅的發生改變,很多農村年輕人更加向往城市的那種現代化生活水平,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而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這種逐步走向城市化的發展動向也是國家日益富強的體現。
票價差異的因素一直都有,所以不是主要原因。反向春運背后,可能正是城市化的深刻變化,是“家”的概念的遷移。對于80、90來說,常住地是約等于家了,50后60后漸漸讓位給兒輩,處于輔助地位了。
注: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