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饅頭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面食,它吃起來香軟可口,味道很不錯,很多人都會經常在家做饅頭吃。做饅頭是有一定技巧的,尤其是食材和配料的使用。有些人做饅頭會放豬油,那么做饅頭什么時候放豬油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豬油要在面團已經揉均勻、揉光滑、揉出筋性后再加進去,甚至也可以發酵好之后,在揉面排氣的步驟才用手不斷揉進去。這個時候面團該有的面筋已經存在了,發酵也進行好了,豬油不再會產生負面影響,添加進去只會起到一些柔韌面團、增加香氣的正面輔助作用。
1斤面粉中最多加入5到8克左右的豬油就足夠了,如果太多了的話會適得其反。加豬油只不過是蒸饅頭錦上添花的一個小技巧,用量還是寧少勿多的,根據個人經驗和詢問經常蒸饅頭的家里長輩們,大概豬油用量在面粉的1.5%左右即可。(注意:如果是用放置比較久的陳化面粉,那么豬油可以稍微多那么一丁點。在陳放的時間里,面粉中殘留的水分和本身的油脂會慢慢流失的,如果不補足油脂,那么蒸出來的饅頭就沒有那么香)
做饅頭加入適量的豬油可以使得饅頭:使得饅頭更加的香(經常做菜的知道,蔬菜加點豬油炒就非常的香);而且使得饅頭更加的潔白且無裂痕;使得饅頭的口感更加的暄軟可口。
因為豬油屬于動物油的油脂,相較于一些植物油而言,豬油其本身就有一種不可替代的香味。就像是我們用植物油炒的菜同豬油炒的菜做比較,就會發現用豬油炒的菜會更加香一些,使得原本的素菜的口感也更香一些。故而,我們在做饅頭時,有時候會加入適量的豬油進去,會使得饅頭更加的香,使饅頭吃起來別具風味。
油脂具有一定得表面張力和粘性,加入適量的豬油,可以使得豬油油脂的張力可以很好的均勻的包裹住面,而且豬油本身的口感醇香,故而加入適量的豬油做饅頭,可以使得饅頭更加的松軟,還會帶有除本身之外的豬油的一些醇香味,使得饅頭的口感更佳。
豬油本身就有潤滑的作用,在面筋逐步形成且面筋未擴展(面筋未成型)時加入適量的豬油可以使得面筋更加柔軟有韌性,能夠很好的防止面筋膨脹從而導致饅頭開裂。這樣就可以使得做出來的饅頭更加的圓潤飽滿且不易開裂。(而且放入適量的豬油,可以使得做出來的饅頭看起來有光澤,品相特別好)
第一是面團要有溫度,譬如冬天,室溫低于20℃,要用溫水和面。面團保持28℃以上,豬油才不會凝結,方便均勻的和進去。
第二是量,掌握住寧少勿多的方法。家里做饅頭,最多二斤面,筷子挑一小坨就行了,沒必要過秤。多了就不行,看著油汪汪的,還會把豬油的腥味逼出來,那就得不償失了。
注: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