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家裝之后都會貼瓷磚,貼完瓷磚了還會涂上美縫劑來進行填充和裝飾。不過有的時候時間久了之后,會在瓷磚縫隙之間發現有白色的結晶或者粉末狀的物質,特別是瓷磚貼了很久的話,這個就是常說的“泛堿”現象,時間長了,對建筑材料還是有一定影響的。具體有什么影響呢?一起了解下吧。
這個白色結晶叫水泥泛堿,主要成分是CaCO3。出現水泥泛堿和水泥質量,沙子,水,空氣,溫度和濕度有一定關聯,這是建筑中的通病。一般貼瓷磚比較久的建筑會出現這種情況,會對建筑材料產生破壞,比如返潮,起泡,粉化,鼓脹,空鼓,開裂,剝離,發霉,結晶等現象。
墻磚之間的縫隙中有白色粉末,是水泥砂漿中的堿性物質,例如氫氧化鈣,被水溶解后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發生反應,析出的碳酸鈣或硫酸鈣結晶,看著就是白色的鹽花。
通常,用于住宅建筑或工程建筑的硅酸鹽混凝土經過一段時間后,墻壁上會出現長毛、鹽霜狀晶體的情況。毛坯房會直接沉淀,裝修好的房子油漆等會鼓起,起皮并掉落 多年不褪,嚴重影響外觀。 這種現象稱為“泛堿”。
準備5%-10%,溫度60℃的草酸溶液,然后在墻上刷草酸溶液,以完全中和填縫的堿度。
用清水從上至下反復沖洗墻壁表面,然后將基礎層干燥三天或更長時間。 干燥時間應根據當時的環境條件確定。
注: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