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外賣會污染環境嗎?當然會,但是隨著外賣的流行,不可能禁止外賣,它已經成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大家需要做的是減少外賣頻率,注意衛生,其實分解垃圾袋也是可以的,不知道外賣包裝帶來的污染有什么可以看看本站提供的解答。
一個環境組織研究并分析了100個外賣訂單,發現平均每個外賣訂單消耗3.27個一次性塑料午餐盒/杯。 這意味著中國的互聯網訂購平臺每天使用超過6000萬個塑料午餐盒。 據悉,送餐平臺使用的塑料袋每天可覆蓋42萬平方米,約15天可覆蓋西湖。
視覺效果確實令人震驚。 但是視覺與事實并不相同,可能只是眼球。 正如測量塑料污染最合適的單位是重量而不是面積。 如果以重量計算,實際上,外賣生產的一次性外賣餐盒僅占所有家用塑料產品的0.95%,這遠不是主要的污染源。 與其他塑料產品所產生的化學工業污染相比,這根本不值得一提。
主要是白色污染。
所謂白色污染是人們對塑料垃圾污染環境的一種形象稱謂。它是指用聚笨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類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由于隨意亂丟亂扔并且.難于降解處理,以致造成城市環境嚴重污染的現象。
城市塑料協圾的消耗量、廢棄量十分驚人。在“白色垃圾”中,污染最明顯、最令人頭痛、群眾反映最強烈的,是那些遍布城市街頭的廢舊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快餐具。據有關部門統計,僅以一次性塑膠泡沫快餐意為例,我國全年消耗量達4億至7億個,其中天津市達2000萬至4000萬個。
作為買家,我認為我可以少吃些外賣食品,首先是為了我自己的健康,其次是確實存在污染:筷子+食品包裝盒+袋子+(可能有湯匙)等都是一次性浪費。 即使筷子來自快速生長的森林,快速生長的森林對整個生態系統的價值仍然較低。 它不是那么值得推廣。 為什么可以減少浪費? 塑料袋便當盒絕對是污染性的,即使它們是可降解的,它們也具有環境承受能力。
作為賣家,我認為這些外賣平臺可以提供一些選擇,例如是否帶上自己的筷子,包是否可以回收(讓外賣者將其拿走)等。
也許當前的問題并不是特別大,但是這種環境意識概念不應該從一開始就植入嗎?
因此,我仍然呼吁面對這個問題。
注: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站立場。